鹽場的“石器時代”,距離我們并不久遠,也就是上世紀的七八十年代前,那時由于條件差,制鹽生產基本上靠人力,于是出現(xiàn)不少用石頭作生產、生活工具,比如:石滾、石橋、石磨等等,這些工具曾是當時鹽場生產、生活助力的重要幫手。
單說石磨。據(jù)說早些年,一條圩也僅有一兩盤。是一種直徑2尺左右的人推石磨——后面一人或兩人扶磨擔柄拉拐,前面一人扶磨擔頭喂糧的石磨。這種磨都是選用山巖上最堅固的石頭制成的。
石磨看上去很簡單,其實學問不少,它是由上磨盤和下磨盤的兩個“磨扇”組成,上磨盤和下磨盤的接合面上,分別刻著無數(shù)條凹凸有序的順向紋齒。下磨盤的中心有個“磨臍”,安裝著圓柱形半寸直徑的鐵棍,突出磨盤一寸左右,用來固定上磨盤的轉動。上磨盤制作對應的“磨孔”,兩磨相合時,上磨盤的磨孔套在下磨盤的磨臍上,上下磨盤推拉就可以轉動了。
為了實施石磨轉動的人力推拉“工程”,我們的祖先對磨盤的制作進行了精心的雕刻。上磨盤在中心處除設有一個上下貫通的“磨孔”,還在偏離中心的一側,制作直徑1寸以上裝運糧食的圓柱形深孔“磨嘴”,對應的另一側設有2個直徑0.5寸至1寸扣系“磨頁”的小圓孔,其磨頁一頭緊扣上磨的圓孔,一頭用來連接“磨擔”。磨擔一般用有兩個枝杈的圓木樹棍做成,一頭裝上連接磨頁的“轉樁”,插到磨頁孔上;一頭安上橫擔,再連接房梁上扣好的兩根繩子,經人力推拉,石磨就可以轉動。石磨要固定在一個堅固的木架上才好推拉,這個木架叫“磨床”。磨床高約2尺左右,由桑樹、槐樹或榆樹等硬質木料制成,磨床為四腿四撐的長方形,上面放石磨,下面放等糧的大匾子或大木桶。因為人們把拐磨分為兩類:一類為水磨,如磨豆?jié){、小麥糊、玉米糊等,這是磨水貨,因而在磨盤底下放的大圓木桶;另一類為干磨,如磨玉米面、高粱面和玉米糈、麥糝子、海英草種等,這是磨干貨,需在磨盤下面放上柳編的大圓匾。這時,我們只要把糧食喂進磨嘴,人推磨擔,就可磨出想要的糈、糝、面或豆?jié){了。
拐磨雖是體力活,但也有一定的技術含量,突出體現(xiàn)在拐磨、喂(篩)磨上。
拐磨一般由兩人或三人協(xié)作進行,磨頭由一人掌控磨擔頭,把谷物不斷地喂進磨眼,后面的兩人或一人緊握橫擔,一拉、一推、一旋地使上齒盤勻速旋轉,若推拉用力過猛,不僅磨不好,甚至有將上齒磨從磨臍里磨翻下來的危險,而拐得太慢,不僅磨效低,而且還特費力氣,所以,拐磨還是很有學問的。
喂(篩)磨,在那個糧食匱乏的年代里都是磨草種、玉米糝子的多。喂磨和篩磨也是有技巧的,喂的均勻、得當是關鍵,篩則要分次進行。在磨麥子時,用粗、中、細三種篩子,篩子最上面的是粗糝子,細一點的用中粗篩子篩,最后用細篩子篩,正面的就是面。粗糝子和中粗糝子用來煮飯,細糝子用來煮粥,面用來做餅或饅頭等。在拐、喂、篩磨的過程中,最累人的是喂、篩高梁面、草種,因為它要求磨得細,因而“喂”入磨眼的高梁粒、草種就要少,常是一小撮一小撮地喂進,磨了一遍就用細籮篩篩一遍,將粗的篩出再磨,這樣一遍又一遍,往往多達四五遍。因磨時間太長,孩子們時常在旁邊鬧,大人們便哼唱“拐磨拐,請老奶,老奶不在家,請個小禿丫……”的童謠哄孩子,以完成手中的活計。
一架磨子,緩緩轉動的是年復一年的歲月。一些逝去的親人、鄉(xiāng)鄰被石磨推拉老了的背景,在吃糧機械化、生活現(xiàn)代化的今天,再也不會體現(xiàn)在年輕人身上重現(xiàn)了。(許佃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