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猴嘴辦召開主題黨日活動,邀請了三位老黨員,為在職人員上一堂,以自身經(jīng)歷為主題的黨課。當主題黨日召開之前,走訪邀請老黨員,做活動前的準備工作時,三位老黨員紛紛表示,感謝公司還掛念他們,他們非常愿意為在職員工,敘一下他們的臺北情。雖然他們已響應(yīng)國家號召,轉(zhuǎn)入社區(qū),可是做為鹽場人,他們一生都不會丟鹽場精神。
張名鵬老黨員,廣為大家熟知,熟知他的奉獻,熟知他哪怕退休,依然在身體健朗的情況下,為公司繼續(xù)發(fā)揮余熱。在講述他對在曾經(jīng)的工作中,如何降本以達到增效的方法時,也對在職員工,許以了深刻的期盼,期盼在職員工,可以一心為公司,先公司之憂而憂,先公司之利而利。他期盼能在他有生之年,可以看到鹽場再創(chuàng)輝煌。
田付忠同志,我們都習慣的稱呼一聲“田書記”。在職期間,他就是書記,退休之后,他依然是猴嘴辦黨總支的一位書記。田付忠書記,一生為了黨,哪怕是退休,也依舊在為公司竭盡心力。曾經(jīng)為了收齊黨費,挨家挨戶的跑,大熱天的天,也阻止不了,他的腳步,他的黨支部是黨費收取的最及時,最多的黨支部。而這次的老黨員轉(zhuǎn)社區(qū),田書記更是多次協(xié)助我們猴嘴辦,在老黨員、猴嘴辦、社區(qū)三者之間,架起了一座橋梁,他用行動,很好的詮釋了,一入臺北門,一生是臺北的人。
王同霞同志,二十五年的書記、二十五年義務(wù)為老年活動室?guī)兔?,是一名?yōu)秀的共產(chǎn)黨員,而她也不愧于她優(yōu)秀黨員的身份。即便退休在家,對公司的發(fā)展,十分關(guān)注;對時事政治,了如指掌;對降本增效,思路清晰。在發(fā)言中,她言語懇切的提請臺北黨委,可以繼續(xù)邀請他們這些老黨員,參加公司的黨課。再聽一聽臺北的情況,看一看自己這把老骨頭,是不是可以再為公司出一份綿薄之力。說到動情之處,言語哽咽,偷偷擦去眼眶的濕潤,壓下喉頭的苦澀,繼續(xù)敘說,對公司未來美好前景的信心。情深意切的話語,讓與會的在職員工,也忍不住紅了眼眶。
三位老黨員們,雖然講述的只是工作時候的瑣事,闡述的是自己對公司轉(zhuǎn)型成功的信心,也從字里行間透漏出,對公司的深切依戀與不舍。整個黨課過程中,聽到的最多的是,以身為臺北人而榮,以身為鹽場人而喜。從踏入臺北鹽場門的那一刻起,就再也沒想過有離開的那一天,哪怕如今轉(zhuǎn)入社區(qū),他們依然以鹽場人自居,依然在有限的精力里,關(guān)心著臺北的榮與盛,他們依然期盼著,自己能有再為臺北奮斗下去的機會,直到力竭體衰。
(毛艾青)